标题 >>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年祭| 要复原,或许3000年还不够!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年祭| 要复原,或许3000年还不够!


1986年核事故后被毁坏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来源:网络


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30周年的日子,发生于乌克兰普里皮亚季(Pripyat)的这场灾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核泄露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这一影响将会持续数千年之久,”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在其2016年对这一事故的研究报告中这样说道,“此前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一场单一事件能泄露如此之大量且作用时间持久的放射性同位素进到环境之中。”


尽管距离灾难发生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但普里皮亚季小城想要重现昔日的荣景却依旧遥遥无期。一些反对让居民重新搬回普里皮亚季的人说,鉴于核能长期风险带来的高污染水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临近区域需保持至少3000年的空城状态。



照片的背景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年发生事故的4号机组入口。在前面可以看到一座纪念那场可怕灾难中幸存者的纪念碑


“虽然支持搬回的人说是安全的,但是核能的历史却是充斥着不少血淋淋的灾难事件,”关注社会责任医生协会(Physicians-for-Social-Responsibility)说,“1986年发生在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灾难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核事故潜在的灾难性后果中最可怕的事例之一。据估计有22万人因为这场灾难而流离失所,事故中产生的放射性尘降物摧毁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4440平方公里的农田和6820平方公里的森林。”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内的一个反应堆发生了异常的功率剧增,导致了四号机组的爆炸,整座核电站随即陷入火海。大约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位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面积比美国纽约州还大)被严重污染,有800万人因此面临严格的土地使用限制或不得不搬到其他地方居住,至今仍有500万人生活在被认为受放射性物质影响的区域内。



一座小村长内已经废弃的纪念碑。纪念在二战中遇难的苏联红军士兵


“我们自大傲慢地确信着,我们已经完全能够掌握这股被我们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力量,我们能够让自然的力量臣服于我们的意志,没有什么是我们所做不到的,”从1977年开始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直至爆炸那天的工程师Sergiy-Parashyn向《堪萨斯城星报》(The-Kansas-City-Star)回忆道,“当然,就是在那一天,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现在,正致力于切尔诺贝利现场清理工作的核专家们说,3000年后让人们重回这片曾被毁灭的土地居住属于乐观的估计。



图为乌克兰Pripyat市是隔离区内最大的城市。


“由于核事故中泄露的部分同位素在数万年后都还带有辐射性,因此对于当地的清理不仅仅是首批救援人员的事情,更是他们的后代、他们后代的后代的事情,”《时代》杂志的Eben-Harrell和James-Marson撰文道,“当被问及事故地何时才能再次变得适于居住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站长格兰莫特金(Ihor-Gramotkin)回答称‘至少两万年’。”


三千年也好,两万年也罢,这些警告并没能阻止一些当地人重新搬回切尔诺贝利附近地区,这是他们的亲人们称为“家”的地方。



乌克兰访问者来到一所曾经是当年一所学校的地方,这里还残留着当年的防毒面具


残破的露天看台。四周是安静无言的白桦林


Oleksandra-Lozbin是大约160名回到当地的居民之一,她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丈夫一辈子都想回到他的故乡去。他回来的时候这里还是全封闭状态,不让人进。他穿过带刺的铁丝网才进来的。”2010年,Lozbin和她的丈夫回到了他们距离切尔诺贝利仅有7公里的家中。“我们想要保存切尔诺贝利的历史,我们希望人们能够回到这里生活,他们的子孙将能看到这里的生活面貌是怎样的...。”


除了Lozbin和她的邻居们,回到这片曾被灾难吞噬的土地的还有野生动物,它们的身影也再度出现在了这一荒凉的地域。



事故发生时这里的人口已经超过5万人,但在事故发生之后的两天内这些人几乎全都被撤走了


访问者们走过一座废弃的雷达站。这座冷战时期的雷达站是用于搜索美国发射的核导弹的。


最近一项针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1000平方英里(约合2590平方公里)区域内的研究发现,即便当地环境仍处于高辐射水平,但是动物们却依旧在这里正常生活着。


“当人类搬离这片区域后,自然的力量便开始旺盛生长,即便是在发生过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后,”英国朴次茅斯大学(University-of-Portsmouth)的环境科学家吉姆·史密斯(Jim-Smith)告诉《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如今切尔诺贝利附近的野生动物数量,很有可能比核事故发生前还要多。”(作者:Story-Hinckley   翻译:张光辉)


出处:界面 新浪探索公众号

2016-04-26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荐读
 · 图说宇宙,让你又一次质疑自己的存在
 · 百度AI原生应用图鉴
 · OpenAI和Meta因训练模型惹官司,美国联邦
 · 美国海军的重要作战支柱:移动目标用户卫
 · 搜寻新的地球和宇宙的边缘
 · 想窃听?没门儿!中国将发射全球首个量子
 · 网络赌博移动互联网化 手机抢了澳门赌场生
 · 手机可以像积木一样随意拼接,帅到丧心病
 · Facebook扎克伯格:人工智能未来10年内将
 · 逼近美国舰艇算什么?这架飞机曾无情打瘫
热搜
 · 看懂《异形:契约》真心不容易
 ·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执法船:中国“海警290
 · 盘点近年来科幻片中外星人实力排行榜
 · 揭秘电视分辨率:1080p、2K、UHD、4K、8
 · 史上最具影响力的50件科技产品
 · Ai 到底是个什么鬼?
 · 攻克百年难题,扭转“角度” 石墨烯可变超
 · SpaceX实现人类史上首次海上回收火箭,马
 · 图说熊猫“吃相”
 · 美国海军的重要作战支柱:移动目标用户卫
浏览
 · 人机大战不如强强联手,这些超强装备让残
 · 我们有没有可能克隆一只恐龙?还没有找到
 · 美国海军的重要作战支柱:移动目标用户卫
 · 一片叶子的智慧——佛教圣树菩提树
 · 揭秘凯西·兰德拉姆外星人接触事件
 · 探寻地外生命新理论:可将范围缩小至地球
 · 最美机器人佳佳,她的容貌来自5个科大校花
 · 东风17超高速导弹全球首个实现实战化,反
 · 有了它,你的iPhone将好用10000倍!
 · 大熊猫的选“房”指南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Ai时代(Ai.th1w.com)
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